"一帶一路"是開放體係將貢獻全球經濟10%以上增長

日期:2017/05/02

“一帶一路”是開放體係將貢獻全球經濟10%以上增長

記者何亞非

[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昇華,而“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實現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新文明的有效、可行的路徑。“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共同之“道” ]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今年初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和實現路徑,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也是中國融入全球化、深入參與全球治理並對全球治理思想和模式的轉變提供中國思想、中國方案的有力佐證。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不僅是中國自身的發展戰略,更是在全球化面臨巨大“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衝擊的歷史關口,中國對全球治理模式的創新,是中國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重要舉措。因此,“一帶一路”問世三年多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熱烈響應,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有​​近40個國家與中國商簽了“共建合作協議”,國際產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個國家,亞投行、絲路基金等代表新型國際金融合作的機構在眾多國家支持下得以鞏固和發展。

是應對全球化挑戰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需要

習近平主席近年來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方案,主要脈絡是:建設“一帶一路”;建立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在人類利益共同體基礎上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其中“一帶一路”建設則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是“路”與“道”的關係。

目前,全球化發展正處於歷史的十字路口,近幾十年來其指導思想——西方推崇的經濟新自由主義日薄西山,全球治理體係正呼喚結構改革、新指導思想和新發展模式。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何去何從,爭論與博弈十分激烈。國際社會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從中華文明、從各種文明交流和融合中獲取新的“閃光點”。

中國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以創新、協調發展為牽引,正在構建全面對外開放的大格局、新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創新了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的思路和模式,其核心是中國外交所提倡的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富裕”;它為應對全球性挑戰,建立“全球夥伴關係網絡”,並在人類利益共同體基礎上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和方案。這一倡議融合了“中國夢”與“世界夢”,體現了中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高度一致性。習近平主席說過,“一帶一路”是各國的大合唱,不是中國的獨唱,是建設“百花園”,不是中國的“後花園”,其深刻含義就在於此。

將推動更加開放、包容、共享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為世界範圍內資本、人員、資源、信息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推廣,提供了沃土和動能,催生了各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相互依存、文明深度融合、安全相互依賴的格局,推動了人類利益共同體的構建。縱觀世界版圖,各國在政治、安全、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相互交流不斷擴大,相互影響不斷加強,利益休戚與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孤立”地發展,或在各種危機來臨時“獨善其身”。

當然,利益趨同、影響加強並不意味著從此天下太平、天下大同,全球化也不是解決各種矛盾和衝突的“靈丹妙藥”,國家利益與國際社會利益錯配乃至相悖的現象時有發生。由於技術革命和信息革命迅猛發展,我們生活的世界既是“平的”,更是“立體交叉”的,維護世界持久和平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創造和諧美好的新世界 [ 股評 ],都需要各國進行充分、全面的合作,推動全球化向更加開放、包容、共享的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的全球治理確實嚴重滯後於全球化的快速發展。

開放、包容、共享的全球化既是“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帶來的結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必要國際環境,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帶一路”倡議開放性、包容性、共享性強,與以往西方資本不顧一切地逐利、整個世界成為跨國公司和少數利益集團投資場所有著根本不同。“一帶一路”倡議將通過共同發展、共享發展讓各國都能平等參與其中,讓各國經濟有更加平衡、協調、聯動的發展,讓普通百姓有更多、更廣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帶一路”的開放和包容性從將來亞歐地區海陸兩條大道之貫通上可見一斑。

亞歐建立海陸互聯互通,尤其是歐亞大陸板塊的暢通,將給全球化新時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十分強勁的動力。據統計,傳統意義的全球化以減讓關稅、打通世界市場為主要目的,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一般在5%左右,而開放、包容、共享的“新全球化”通過各種互聯互通將使全球經濟增長10%~15%。這將為促進世界持久和平與繁榮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與“一帶一路”倡議一脈相承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昇華,而“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實現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新文明的有效、可行的路徑。

從目前各國事實上已結成利益共同體,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全球化時期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願景。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或者說經濟的相互依存,而應該在精神和文明的高度,樹立全球公民意識,塑造天下大同的人類新文明和新世界。歷史告訴我們,經濟關係再密切,全球化再發展,也不能完全保證世界的長期和平與穩定。

“一帶一路”倡議共同發展、共享發展的深刻內涵,目的就是希望通過相關國家在各個層面和領域的“互聯互通”、文明融合,消除由於發展水平不同、意識形態各異、文明文化差異、國家實力不同,而產生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現象,為穩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效的路徑和抓手。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和落地,還將在國際新舊秩序轉換期、全球治理調整改革期、國際規則重新制定期,為各國不分大小貧富,相互提攜、和平相處,防止新興與守成大國陷入衝突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創造有利的區域和國際環境。

思想決定實踐,實踐反過來推動思想的進步。“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共同之“道”,即指導思想:那就是超越國家狹隘的利益劃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差異,以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替代相互排斥對立的軍事同盟關係和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國家集團和“陣營”,以和平相處、和平競爭替代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走出一條新全球化時期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路。

全球治理並不僅僅是經濟全球化的有效管理,它還涉及政治、安全、軍事、網絡、文化等許多“硬”領域與“軟”領域。“一帶一路”建設涵蓋了國際合作與全球治理的方方面面,是中國從自身成功治理經驗出發,希望為世界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重大倡議。

“一帶一路”倡議從具體目標來講,主要想解決以下難題:

1.全球經濟增長模式需要創新驅動,借技術革命日新月異之東風,以解決增長動力嚴重不足、原有增長模式動力耗盡的問題。

2.各國需要協同聯動發展,著眼於共同發展、平衡發展、普惠發展,以解決世界經濟長期失衡問題,防止各國政策繼續碎片化、孤立化、封閉化。

3.全球治理模式的調整與改革應該提上各國的議事日程,力求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核心是貫徹“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均可平等參與全球治理和國際新規則制定。國強必霸定律必須打破,大國欺負小國、強國蹂躪弱國的歷史必須終結。

4.全球發展問題需要置於全球治理的重要位置,G20杭州峰會就此做出的決定和承諾需要得以落實。發展模式必須實現平等、平衡、普惠。目前世界範圍出現的“逆全球化”,其根本原因是全球化發展成果未能惠及全民,出現了“贏者和輸者”。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