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科技小鎮即將動工計劃明年上半年開放入駐

日期:2017/05/06

在潼湖科技小鎮順利獲取首期用地之後,5月5日,碧桂園7.22 , 0.03 , 0.42% )(02007)在其科技小鎮深圳展廳召開了產城融合戰略推進新聞發布會。

  碧桂園在發布會上表示,項目首期用地的獲取,標誌著科技小鎮正式步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也是其產城融合戰略正式落地的重要表現。同時宣布科技小鎮深圳展廳即日正式對外開放。

智通財經了解到,潼湖科技小鎮項目將在5月17日舉行項目動工儀式和入駐企業簽約儀式。小鎮的產業創新發展中心預計將於今年7月中下旬建成開放,產業地塊也將在2018年上半年投入運營,並安排第一批企業入駐。有關潼湖科技小鎮的介紹,智通財經在5月4日發布的《科技小鎮獲首期用地,碧桂園(02007)開啟產業先行產城融合之路》一文中已作介紹。

  發布會上,集團首席戰略官林昭憲、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朱劍敏、思科中國轉型事業部總經理張劍、集團助理總裁、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中城新產業副總裁張斌分別回答了科技小鎮項目的有關問題,以下為部分問答實錄:

  問:為什麼把首個示範性的項目選擇在惠州?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在深圳旁邊建一個科技城一直是我們主席的夢想,同時我們也看到深圳有很多人才,但是深圳的土地相對稀缺,所以我們在跟思科共同探討後,覺得不管在地理空間,還是未來的人文環境,惠州都符合發展科技之城的理念,所以會以潼湖作為我們的首發。

  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我也補充一下,因為科技小鎮的概念最早就是在惠州提出來的。去年三月份,楊國強主席跟莫斌總裁帶隊去惠州的時候,會見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當時的會議上第一次提出碧桂園能不能到惠州來做產城融合的項目,所以這個概念始於惠州,第一個項目選擇在惠州也有這方面原因。

  第二,潼湖是廣東最大的內陸生態濕地。而且惠州有很好的區位優勢,距離深圳較近,又在東莞旁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地帶。

  第三,惠州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給予了很多的便利的條件和優惠的支持,我們是去年10月份進入潼湖做前期工作的,到5月3日能夠完成首期用地的獲取,效率非常快。

  問:政府具體怎麼提供支持?另外集團中產城發展部門是怎麼組建起來的?

  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政府最大的支持就是利用政府的發展理念來引導企業的發展。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跟我們碧桂園轉型升級的理念得到融合,這是最大的一個支持。

  第二個是在產業政策落地方面的支持,因為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新型產業發展配套的文件,但是這些文件在地方政府落地的過程中是有前有後的,所以說地方政府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引進碧桂園,這也是給了我們支持。

  第三個方面,特色小鎮也好,科技小鎮也好,其實是一個新生事物,做的過程中肯定涉及到需要跟政府不斷溝通和協調的工作,政府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意識以及他們做事的規範程度也給到企業很大支持。

  關於產城發展事業部的團隊。其實我們產城事業部是在集團所有部門的支持下逐漸的發展和壯大的,我們除了少數工程建設和房改建設專業人員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從事技術專業和從事產業發展專業的,碧桂園除了培養自己的人才之外,這幾個月當中也吸引了很多從其他諮詢公司、高新技術公司、產業運營商過來的優秀人才,這都是我們產城發展事業部能夠發展的很好因素,這都建立在楊主席和莫總創造的整個集團文化的基礎之上。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在產城融合方面,先產后城是整個集團的發展戰略。舉例來講,我是碧桂園的首席戰略官,一年半之前加入碧桂園,以前沒有做過任何房地產,一直在做高新科技,團隊裡面的成員也都是以產業發展為主的成員。更重要的是這些團隊都是跟產業的龍頭企業組建的,像思科這樣的合作夥伴,因為他們真正能夠把產業落地。產業的龍頭有些雖然比較小,但它是獨角獸企業,把他們共同引進來,我們知道彼此的語彙。我引用一下思科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仕煒當初一句話,我們跟思科的合作等於是“把碧桂園從地下帶到雲端,把思科從雲端接到地上”。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集團跟深圳之間的聯動是很重要的,我們在深圳目前佈局多個產業園區,而且從合作跟投資方面來看,我們的合作夥伴中城新產業在深圳也有很多園區了。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生態圈的概念。深圳、潼湖整個片區聯動,包括我們在深圳市區裡面的產業區有很多雙創企業,如果他們需要更大的物理空間,他們就會往潼湖移動。潼湖這邊已經有龍頭企業,像思科這樣大企業,他們也會創造很多B2B的商機出來,也會把很多產業吸引過來。

  問:科技小鎮項目大概會分幾期,前期的投入是怎麼樣?這個投入的資金來源是哪裡?小鎮是產業先行還是住宅先行?短期內集團對小鎮有沒有收益的預期?國內目前沒有成熟小鎮案例的情況下碧桂園會怎麼樣做,有沒有一些國外對標的標的?

  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作為分期建設來說,潼湖科技小鎮佔地8平方公里,第一期的規劃總共是30餘萬平方米,整個建設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我們會在今年的5月中旬舉行第一期動工儀式,整個90萬平方米我們是計劃用兩期。第一期30萬平方米總共的建築裡面絕大部分都是產業用房,所以說碧桂園是把產業先行、產城融合貫徹到底。我們在5月中旬的現場開工儀式和論壇的時候會做詳細的介紹,會給大家展示我們首期的規劃,展示首期的形象和功能,也會把首期入駐產業用房的企業集中在一起做一個簽約儀式,園區初步計劃在明年上半年開放和企業入駐。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 除了科技小鎮項目之外,我們其實還陸陸續續會宣布很多跟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企業合作的項目,我們會協助解決企業的一些痛點,在整個市場如果可以協助我們也會協助。更重要的是,我們會通過原本集團整體的優勢,除了打造物理空間,也會在產業上對企業助力。

  一般世界五百強企業或者中國五百強企業,他們都希望聚焦他們的核心能力,其他周邊的活動,如果我們可以幫上忙的,我們就盡量幫忙,這就是為什麼要先產后城,碧桂園很清楚產業如果沒有發展成功,這個城就沒有價值。

  問:投入資金方面有沒有介紹?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從碧桂園的財報上可以看到我們的自有資金非常龐大,我們去年達到了3088億,基本上比前年翻了一番,但是我們的負債比率有所下降,所以我們有大幅的自有資金,而且我們有最佳的銀行信用額度,再加上很多產業我們是跟龍頭一起做的,碧桂園和思科公司在積極探索支持當地科技創新孵化的可行性及方式,例如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因為這是一個生態圈的概念,希望有所聚焦,但是不會100%用一個物理空間把它圈起來。

  問:潼湖這個科技小鎮在建之前有沒有進行調研?企業入駐整體的成本會比在深圳這邊有多大比例的下降?惠州這邊有沒有給予這些入駐企業一些優惠政策?今年在全國佈局了8個科技小鎮了,今年後續的投入計劃以及佈局計劃是什麼樣的?

  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潼湖科技小鎮是我們碧桂園的第一個科技小鎮項目,做這個項目之前我們是做了很認真、大量的準備工作,我們經過很充分、仔細的調研。對於企業成本在那邊的情況,我們和起來測算,如果是跟深圳市中心去比較,潼湖那邊全口徑的成本,包括運營大概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包括員工這部分配套居住的成本。

  剛才您說的稅收的優惠政策,據我所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對標投資最熱的地區,我們想潼湖的創新小鎮和科技小鎮進去以後應該會第一批享受到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優惠政策,這個大家也可以關注相關政府的媒體和網站。

  問:關於產業融合發展的這一塊,碧桂園的定位是從單純的房地產企業到未來什麼樣的定位?科技小鎮未來還會引進哪些龍頭企業?另外佛山科技小鎮有沒有具體的時間推進表?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我並不認為碧桂園是一個傳統的地產公司,碧桂園第一個項目就是產城融合,我們在順德碧桂園裡面建了學校,可以說學校造就了順德碧桂園。現在我們的教育集團現在有51所學校,這是教育產業。我們自己的總部也是全十大房企裡面唯一一個總部沒有在CBD的,我們就在順德碧桂園裡面,有大約一萬名員工在裡面,周邊有很多配套的企業在入駐,所以我們自己就是產城融合的典範。

  問:產城融合在碧桂園佔什麼地位,有沒有出海計劃?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林昭憲:產城融合已經出海了,我們的森林城市就是一個產城融合項目。去年12月6日我們簽了30多家國內外知名的企業,也在陸陸續續引入企業,在印度也在做一些產城融合的項目,所以產城融合是未來碧桂園很重要的戰略方向。

  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朱劍敏:碧桂園現在有很清晰的三大塊,傳統的房地產是我們的主業。第二個就是海外,在馬來西亞有六個項目,印尼項目也在落地,印度進了六座城市,接下來越南、泰國、英國倫敦都在積極拓展。再有就是產城融合,科技小鎮。就是這三個主要的方向,所有的人才、資金、資源都在往這三個方向調和。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