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日期:2017/07/31

    馬來西亞支持「一帶一路」的內在背景

    馬來西亞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創立成員,過去以來的國策一直是積极參與國際自由貿易協定,以此重要外貿政策構成國家外交體現。這其中的歷史原因,也在於馬來西亞自古以來就是海絲路上的貿易中心。《漢書》提到廣東徐聞、合浦兩地船行五月可到都元國,現代學者多以為是馬來亞半島東部或西部。不論《漢書》提到的地方具體在哪裡,很顯然這片半島位於從南中國海轉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的中途,不同時代都需要建設國際港口。到了當代,馬來西亞鑒於本土市場較小規模,一直都依靠吸引外資與國際貿易去推動經濟成長,依靠技術轉移與發展,冀望從中創造優勢,朝向國際互相開放。

    吸引外資和對外貿易,是馬來西亞國家一貫外交政策。尤其外貿政策,決定了馬來西亞會以國家積極回應,支持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對馬來西亞的整體發展需要而言,對外貿易不僅涉及單純經濟利益以外的考量,也是國家巧實力的一環,這是不能簡單以短期的數字得失衡量的。馬來西亞自身的歷史文化面貌的形成,源於能一再吸引外商,來馬來商貿或停留投資。鄭和年代的馬六甲港口,曾經流行過55種語言。今天的馬來文包含許多源自梵文、阿拉伯文、中文、荷蘭文、英文等地的詞彙,尤其有大量閩南音借語也是歷史上國際商貿的印記。1989年在馬來西亞檳城港口的實地調查,發現馬來語中的中文借詞有341個,2002年根據三本權威馬來語字典,也找到224個中文借詞。而至目前為止,馬來西亞簽訂的國際自由貿易協議一共有十三項,其中有六項多邊協定。在2015年,馬來西亞對已經簽訂自貿協定的各國輸出,達到該年全國出口總額的63%

    現代由於各種自由貿易協定的確立,多邊國家相互開放,促成從原產品、製成品,到技術與人才的開放交流,又是最大趨勢。各國互相之間自由,現有談判過六百多項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四百多項已經簽訂,而其中一些也是馬來西亞參與的。馬來西亞可說是深受國際情勢影響,又在簽訂二十多項國際自貿協定以後,以其所在的情境,回應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馬來西亞在英國脫歐及美國特朗普總統宣布單方面取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之後,其決策是繼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並計劃延續政策,主動與非洲、南美洲、中東等國家簽訂更多貿易協定。而基於中國2013年倡議的「一帶一路」已經涵蓋了64個國家共44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63%。馬來西亞也看到機遇,希望中國繼續「一帶一路」倡議強調的共贏原則,堅持和擴大它過去以來對馬來西亞乃至其他東盟國家的自貿決定,通過消除投資和貿易障礙、提升自貿區、加強海關合作、跨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開發服務業等,鼓勵雙邊投資者建設基礎設施,使投資和貿易便利化。

    目前,馬來西亞可說是全球較積極主動支持中國政府倡議「一帶一路」的國家。馬來西亞積极參與「一帶一路」的積極表態,成為亞投行(AIIB)的57創始成員之一。對於馬來西亞,「一帶一路」是很好的平台,將進一步加強馬來西亞和中國政府之間的合作。而且,自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201511月訪華以來,馬中兩國共簽署了14份總值344億美元的商業對商業(B2B)合作備忘錄,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帶來的巨大貿易商機。

    而且,馬來西亞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包括馬來西亞企業以投資表達對中國的信心。在這許多年來,大馬公司積極到中國投資經商,至今有逾6000家大馬公司到中國投資。如IOI集團、百盛、吉隆坡甲洞等上市集團;在筆者記憶中,這些集團都曾表示考慮擴大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在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直至201612月所整理到的文獻數據中,馬來西亞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額已經達到238000萬美元,中國對大馬的直接投資額則是206000萬美元。

    全局而論,馬中雙方投資關係前景有數可據,值得鼓舞。馬來西亞經濟轉型,已經成功從早前的農業與原產品出口(棕油,原油,天然氣,橡膠等)轉型成服務及製造業為主導。2016年,原產品只佔馬來西亞總出口的17.2%;反之,製造業出口佔了總出口82.2%,其中電器和電子產品與化學和化工產品最為顯著,佔總出口的36.6%。馬來西亞的工業需要擴大、需要創新,也需要市場。而中國去年首次躍升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製造業投資國,最顯著投資包括鋼鐵業、非金屬礦業及太陽能行業,這類馬中資企業達致的高價值投資項目,是政府樂見,這其中若涉及技術創新與轉移,有助馬來西亞推動本地金屬、化工與石油化工、電氣和電子等關鍵行業的需求。更不可忽視,馬中貿易在馬來西亞1.48兆令吉對外貿易總數,佔了超過2400億令吉,也即是馬來西亞總貿易額的16%;而中國連續8年成為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在馬中關係,因著馬來西亞經濟規模較小,但有豐富原產品,並尋求在國際市場發揮科技創新,總體趨勢是馬來西亞進入中國市場,吸引中方購買馬來西亞的產品。

    中國軟硬實力結合可給予馬來西亞信心

    過去以來,馬來西亞除了從國策出發,支持「一帶一路」對馬來西亞有利,另一重要的原因,也是馬來西亞對中國有樂觀考慮,確保了我們對華友誼與對話信心。這不能僅是基於其中可能的經濟利益,最重要是馬來西亞認定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中國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首先強調「命運共同體」,讓大家放心,中國的倡議是建立在進一步促進國際自貿精神。因為沒有互相開放,讓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貨暢其流,各自閉關鎖國,共同體是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對海上絲路過去曾經促進共榮共存的歷史記憶,加上當前中國有能力發場自貿文化的理念與精神,可以構成其國際商貿的精神軟實力,馬來西亞相信其倡議的基礎、能力與誠意。

    東盟正努力將本區域打造成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推動者和創造者,本就是為了推動這樣的精神。這也和中國的一些策略互相吻合,而東盟的一些主要貿易夥伴也和中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有利推動沿途各國間的簽訂更多貿易條約,亦會進一步帶動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事業,有益於馬來西亞經貿活動和海上運輸。尤其是馬來亞半島位處馬六甲海峽的地理優勢,是西方、中東、南亞各國進入東盟的核心。

    歷史上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海道,直至目前也是重要的船運蓬勃區域。以目前來說,在2016年首八個月,所有國家中,中國對馬出口最多,佔馬來西亞進口的20.2%?。東盟作為單一區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達致了貿易量27.2%?。相互的企業來往與工業活動,繼續推動著整個東盟共同體的民生髮展。我們希望它能與鐵路運輸、陸上運輸接軌,進入東盟的核心,若能將兩者結合,便可進一步提升貿易的效率。

    精神與信念,能啟人以信,又在倡議者能實際取信大眾。中國能讓馬來西亞相信兩國合作會有助「整合」與「融合」中國-東盟民生利益,其中一個理由,是中國在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所分類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凡有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而且,中國的巨大市場能量,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忽視。「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中國承諾在未來5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購買2萬億美元的產品,也會提供15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並提供1萬個名額的獎學金供各國學生留學中國。後者固然是中國在發揮其軟實力影響,但這也意味著它主動符合馬來西亞等響應「一帶一路」國家的意願,各國為著要能夠長期對華交往、互相投資貿易,未來不僅需要更多懂得中文的新生代,而且要求大家有更多曾經在對方國家生活過的留學生,才有能力互相理解該國、進入該國活動,尤其是親密的同學朋友,能鞏固關係。在馬來西亞的立場,相互的友誼與信心,比起現實中也要重視的雙贏利益,是構建互利雙贏共同體的更穩固基礎。沒有長期推動民眾友好互信的機制,就不能保障雙贏的經濟繁榮。

    東盟和中國之間過去以來有歷史上的友誼關係,現在的商貿關係十分活躍。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進一步鞏固了東盟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夥伴關係。東盟與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平台上,都意識到實現基礎設施和聯通工程,並促進區域和次區域發展合作的升級,不僅是商家帶來新機遇,其牽動各國經濟轉型也將影響到全球民生。如何體會大家是個「命運共同體」,從而在國與國之間創造出多方多領域互動的友誼關係,並且形成交叉互信的平台,很是關鍵。正如《禮運》所言「天下為公」,「一帶一路」要能普惠全球,就是要對治目前現「全球化」發生的許多副作用以及轉型陣痛,乃至引導出許多利於各國百姓大眾的福利設施,讓更多年輕人、更多婦女、更多小企業、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參與,目標不外讓人人處在更平等互助的全球互助處境,從互動中得到穩定和諧的生活。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