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碧桂園陷入困境 中國房地產業岌岌可危

日期:2023/08/18

中國最大房地產商之一碧桂園出現債券兌付危機之後,擁有國營資本背景的遠洋集團本週也陷入違約危機。專家擔憂,中國房地產業的風險可能蔓延到經濟其他領域,呼籲中國政府應採取更強力的措施,來挽救岌岌可危的房地產商。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週三(8月16日)的公開資訊,碧桂園發布公告稱,當前該公司「債券兌付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為保障債券持有人權益,將嚴格按照相關債券《募集說明書》及《債券持有人會議規則》等文件約定,落實償債保障措施。
 

碧桂園在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的多筆債券仍繼續停牌。此前,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消息,碧桂園8月12日曾發佈公告稱,因近期擬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依規定申請多支境內公司債券自14日開市起停止交易,復牌時間另行確定。

 
 
國營房地產商也爆雷
除了2年前爆發債務危機的中國恆大,還有融創中國、碧桂園等幾家中國房地產商,更令外界意外的是,擁有國營資本背景的遠洋集團,本週也攤列重大虧損,並且同樣發生債券無法兌付的情況。
 

遠洋集團14日發佈公告稱,因未於13日按時支付2024年將到期的7億美元債券票據利息,而導致違約,票據也於當日停牌。
 

根據遠洋集團在港交所的公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虧損為人民幣170億元至20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人民幣10.87億元,損失可能擴大14倍至17倍。
 

港媒「財華網」稱,若按上半年虧損170億元計算,相當於遠洋集團在2017年至2021年之間所賺的利潤,全部在今年上半年虧光。遠洋集團將虧損歸因於中國整體房地產市場低迷。

 

 
遠洋集團的兩大股東是中國國有的「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格外引發注目。根據公開資訊,截至2022年底為止,這2家企業的遠洋持股分別是29.59%及29.58%,合計超過59%。
 
有觀察認為,「國有企業較私營企業較為安全」的印象恐怕不復存在。目前市場仍在關注,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是否會給予遠洋集團更多支持。
 

專家:中國政府應該挽救危機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學教授杜特(Pushan Dutt)向DW表示,中國領導階層已向開發商提供了一些支持,並為首次購房者和升級者提供了激勵措施,「非常有可能」會出手救助碧桂園。
 

「10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解決由房地產投資帶動的增長不平衡問題。」杜特說: 「每次他們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時,增長都會放緩,然後他們就會回到同樣的解決方案,即救助、推動流動性和降息。」
 

杜特還說,如果不支撐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蔓延到其他領域,且中國可能會面臨日本在1990年代初所面臨的「多年增長乏力」。他指的是日本所謂的「失去的十年」;在日本泡沫經濟的繁榮時期,東京的平均房屋價格達到了平均年薪的15倍,但後來泡沫破滅。

美國保德信投資管理公司(PGIM)亞洲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貝爾(Gerwin Bell),本週曾對路透社表示:「要遏制(中國)房地產帶來的不利溢出效應,需要比當局迄今為止採取的財政刺激,力度大得多的財政刺激措施。」他預計,中國政府很快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然而,其他專家不太相信中國政府會直接對房地產商進行干預。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和金融學助理教授胡榮(Maggie Hu)認為,碧桂園獲得救助的可能性相當低。胡榮對DW表示:「如果情況緊急, (中國政府)將實施政策來保障預售房的建設,確保購房者和相關銀行的福利。」
 

官方:房地產風險有望化解
對於中國的房地產風險,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處於調整階段」,部分房企經營遇到一定困難,特別是一些龍頭房企債務風險有所暴露,影響市場預期。
 

但付凌暉稱這些問題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市場調整機制逐步發揮作用,加上中國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房地產商的風險「有望逐步得到化解」。不過,當日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人民幣6.77兆元,年減8.5%。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5個最小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在6月份已是連續第17個月下跌。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告訴DW:「 如果(中國房地產)價格不持續上漲,整個房地產模式就無法持續,甚至像碧桂園這樣的公司也無法生存。」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