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南向政策的便車 到東協找「智慧城市」商機

日期:2023/09/26

上個月的8月8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父親節,不過可能鮮少人知道今年8月8日也是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成立第57週年的日子。這個成立於1967年8月8日的跨國性組織目前共有10個正式的成員國,合稱東協十國(ASEAN 10)。

對於東協這樣一個重要的組織,一般台灣人卻是陌生與缺乏認識,國人一般所熟悉通常僅停留於「東南亞地區」或是「東南亞市場」這樣的概念。正確來說,東南亞地區泛指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共11個國家。這其中除了東帝汶目前仍是東協的候選國之外,其他10國都是東協的正式成員國。

東協各國加總的GDP約占全球的7%

東協當年成立的理由是數個東南亞國家在冷戰時期擔心區域內共產主義勢力擴張而成立的跨國性合作組織,主要功能側重於促進軍事安全與政治中立的合作。但在90年代冷戰結束,東南亞各國的政經局勢穩定後,東協也陸續接納了越南和寮國兩個共產國家的加入,並漸漸質變為涵蓋政治、經貿、文化、社會等多面向的合作組織。而為了加速東協地區的經濟成長,東協在2015 年第27屆的高峰會上公佈了名為攜手前行的《東協2025年願景》,範圍涵蓋東協政治安全共同體 (APSC),東南亞經濟共同體(AEC)與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ASCC)。

進入21世紀後的今日,東協更挾著約6億7千萬的龐大人口與市場潛力強化與美,中,日,韓等國家展開各項經貿談判,並希望透過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來加速東協成員國的成長。目前東協各國加總的GDP約占全球的7%為成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年齡中數則是飽富工作力的的31歲。

面對這一個距離比美國與歐盟在地理位置上都靠近台灣許多的市場,我國政府與國人皆應強化對東協各國的認識。當台灣的國際地位在國際地緣政治劇變下開始快速提升之際,基於價值同盟與互惠共榮的立場,我們應找出台灣與東協各國可發展出長期合作的新夥伴關係。

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到馬英九的全面西進

但過往台灣人對東南亞常缺乏足夠了解,並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那些發展次於台灣的國家。台灣社會有看高不看低的壞習慣,使得台灣人在面對外國人的印象排序常是以美歐西方諸國為首,其次則是亞洲的日本與韓國,對東南亞各國,除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外,國人常會戴著一副優越感的眼鏡觀之。或是把對東南亞的理解簡化為預算有限時出國觀光旅遊的選項,以及東南亞是台灣外籍勞動力主要來源的兩大相向,這樣的認識不但粗淺狹隘,更無法替台灣在未來開創與東協各國具前瞻性的夥伴關係。

回顧我國政府的南向政策始於李登輝總統的時代,當年這項政策的提出乃是為了降低台商開始西進中國的風潮而提出,李總統企圖引導台商將東南亞列為勞力密集產業可投資的新場域,但最後因為中國的磁吸效果過大而成效有限。

後續的陳水扁總統延續了這項政策,但更改重點為致力與東南亞各國簽署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協定,資訊產業合作協定,以及簽訂外籍移工協議備忘錄等等。這些努力使得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台商對東南亞的泰,馬,印,越,新,菲等六國的投資金額以及雙邊貿易金額皆呈現出逐年的成長。

但到了馬英九政府時期,由於其採取全面西進,全盤親中的態度,使得台灣大部分的海外投資皆流向了中國,同時也進一步導致台灣的人才與智財同步輸往中國市場,最終導致了台灣內部產業空洞化,貿易失衡,基礎國力下降的後果。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也是地緣戰略外交

而蔡英文總統在2016上任後,旋即重新提出新南向政策,並在總統府內設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創造誘因,重新將台灣的對外國家策略布局適度自中國移轉至東南亞國家。

新南向政策不但是蔡英文總統的一項國家發展政策,也是一項地緣戰略外交。 為了賦予新南向政策新的意涵,蔡總統亦在2018年成立了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來擔任深化台灣與亞洲各國關係的政策研究智庫,以及推動民間社會的參與,並將新南向的國家對象擴大至包含了南太平洋的紐澳,以及中南半島以西的印度。

若我們將李登輝總統的南向政策視為1.0版,陳水扁總統時期為2.0版,那麼蔡英文總統任內的新南向政策就是包含了更多意涵的3.0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重新定義台灣在新南向政策裡的核心精神,那就是透過以人為本的交往來贏得信任,以及透過建立新的交流模式來共創價值。換言之,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是以多元包容的態度開展與東協各國的關係,並藉此與各國為亞太地區的未來形塑共同的願景。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