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小人稠的新加坡,目標 2030 年達 30% 糧食自給率

日期:2023/11/22

echNews科技新報 2023 年 11 月 22 日

新加坡人口近 600 萬,但土地狹小幾乎沒有農業可言,因此各種食物皆高度仰賴進口,糧食安全幾乎全由外國掌控。為了改變現狀,新加坡 2019 年啟動「30 by 30」計畫,目標到 2030 年時以不到 1% 土地產出 30% 糧食。

缺乏土地資源,「30 by 30」計畫亟需鼓勵創新,新加坡第一個商業運轉屋頂農場 ComCrop 使用水耕模式(非土壤)、太陽能及精確溫控、光照系統生產羽衣甘藍、生菜和香草。一開始或許只為了糧食自給,但將來能成為高度經濟效益農業模式。ComCrop 執行長彼得·巴伯(Peter Barber)表示,當新冠疫情導致邊境關閉切斷新加坡大部分食品供應,公司訂單一夜之間爆增四倍。政府要求他擴大生產規模,並提供經費補助。

新加坡最大蛋雞場成春農場(Seng Choon)則是滿足雞蛋需求的重要支柱。引進自動化設備,雖只有約百名員工卻養了 85 萬隻蛋雞,每天生產 60 萬顆新鮮雞蛋。藉自動化機器人搬運分類,新鮮雞蛋當天就可配送到各商店販售。新加坡第四座蛋雞場預定 2024 年量產,可滿足全國五成需求,今年台灣大吵缺蛋時,新加坡還有餘力能出口雞蛋到台灣。

水產養殖方面,新加坡 ACE 公司(Aquaculture Centre of Excellence)每年可生產 400 噸鱸魚和石斑魚,創辦人廖萬達獨創「環保方舟」(Eco-Ark)養殖技術,外觀如普通大船,但可裝下四個巨型養殖池,每個容量達 500 立方公尺,高 6 公尺,可養殖 4 萬至 5 萬條魚。直接在海中設養殖池就不需土地,且還可節省海水泵入距離海平面兩三層樓高的魚池消耗的能源。

地球人口不斷增長,世界各國皆必須面臨糧食不足危機,對糧食自給率極低的新加坡更是嚴峻挑戰。這小而富裕、節奏快速、人口稠密的國家正透過新科技面對無可避免的考驗,雖不確定 2030 年是否達成 30% 糧食自給目標,但中間開發的技術,或可為給世界更有效率的糧食生產方法。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