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中美二選一:東盟國家的平衡外交

日期:2023/11/23

東盟(ASEAN)希望為南中國海的航行和航空自由做出更多努力。其成員國國防部長近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會議後重申,應通過國際規則避免在爭議水域發生海上沖突。2023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為印度尼西亞。

東盟防長發表的聯合聲明措辭謹慎。東盟各國經常意見不一,在南海爭端方面更存在潛在的緊張關系。由於沿海國家的利益差異過大,各國對海域劃分的主張和想法也相去甚遠。

領土主張上的競爭關系
爭端焦點南海被認為蘊藏大量礦藏,該海域對自由航行也深具意義。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原油運輸需要通過南海水域。它也是亞歐以及亞非之間船運的主要通道。此外,海底據估計約有110億桶石油和約19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

相應的競爭關系也很激烈。例如,在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為南沙群島),中國、台灣、越南、文萊、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聲稱擁有該群島主權及礦產資源。除文萊外,幾乎其他國家都在該群島的部分地區駐扎軍事力量。

而中國對南海近90%的區域提出主權聲索。北京政府在南海建設許多帶有起降跑道的人工島嶼。中國聲稱希望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但事實上,北京在這一過程中也增強了其軍事存在。

牽連全球的沖突
導致地區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原因之一是,南海也是美國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利益交匯之處。

德國弗裡德裡希·埃伯特基金會曼谷辦公室主任薩克瑟(Marc Saxer)表示,中國希望阻斷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包圍。“北京擔心中國的貿易航線可能會被切斷。因此,中國通過軍事手段來表明,它不會容忍來自其他國家的任何干擾。”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在爭議水域自己劃定國界。通過延伸至菲律賓、文萊、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領土附近的所謂“九段線”向鄰國宣誓中國的主權。

另一方面,美國及其盟友,尤其是日本和菲律賓,堅持依循國際法規並提倡貿易和航行自由。近期美國海軍軍艦多次在南海通行,借此展示其實力。

由於地區緊張局勢的影響層面波及全球,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防長和副防長也參加了東盟防長會議。

東盟國家的不同路線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SWP)亞洲研究部主任海杜克(Felix Heiduk)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為擴大影響力,大國拉攏南海沿岸國家的競爭越發激烈,“該地區的國家面臨二選一的抉擇壓力。” 但海杜克指出,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會屈服於這種壓力。“事實上,它們對大國的期望做出截然不同的回應。”

“在現任總統總統小馬科斯領導下,已經是美國軍事盟友的菲律賓決定在安全和防務政策方面,與美國開展比前任政府更加緊密的合作。” 11 月初,菲律賓已退出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形象工程“一帶一路”倡議。

越南則走了另一條道路。海杜克指出:“越南憲法規定,該國不會與其他國家結盟。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正試圖通過深化與美國的雙邊伙伴關系,來平衡與中國傳統上的密切聯系。與此同時,河內希望加強與該地區其他國家以及歐洲的關系。”在美國總統拜登 9 月訪問越南期間,越南與越戰期間的宿敵美國締結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也采取了類似的策略。它們在多個方面建立關系與合作,不受限於單一合作伙伴。“如此一來,它們就能避免在一方和另一方之間做抉擇。”

薩克瑟補充說,大多數東盟國家都在追求一條明確的路線,“它們都需要與中國建立良好的經濟關系,同時將美國視為地區安全的穩定器。東盟大多數國家的一項基本外交原則就是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房產趨勢研究

新加坡 國家與趨勢研究
2016-05-17
ㄧ、位置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赤道北方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